功德修养问答

      1.为什么养生要讲究功德与修养?

       答:功德与修养,看去似是游离于功外的劝善之说,实际与养生两位一体,密不可分。前人养生有成就者,都非常注重功德修养。历来就信为功本,德为功功从德上来,德为功之之说。常言道本固枝荣”。本功法之修炼者只有学好功德与修养,才可算入门第一步,并须在养生中时刻反省、品悟、提高。

 

       2.什么是道?

       答:“德”,常与“道”合称,故讲德必先论道。然而,道又绝非是仅以笔墨即可写清的,正如老子《道德经·体道章》所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通俗地说,道可以解释为宇宙大自然的最精微的原始“及其固有的能力与运动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是一种原始精微物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由道而组成;在每一具体事物中,道又是维持该事物平衡与变化的内在力量。它遍布宇宙,无处不有。

 

      3.什么是德?德的“能量”有多大?

      答:德,为道之用,是道之本性的具体体现,是事物运动的规律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宇宙万物,莫不是在按一定的规律运动,因而对各个事物均有一定的准则,这就是德。

德为万物之鼎,它能容纳一切阴阳物质,也能通过相克的关系化掉一切邪恶的物质,德长邪退,德减邪进。

据传说,达摩祖师到中国来,曾经被人下毒六次,因为当时北魏有两位有名的法师想害他。一位名叫菩提流支,一位叫光统律师,他们最嫉妒达摩,所以在饭中掺下剧毒,来供养达摩。达摩知道饭里有毒,但还是照吃。吃后,叫人拿盘子来,吐出一堆蛇来,原来毒药变成毒蛇了。菩提流支看一计不成,仍不死心,便又下了加倍的毒药。达摩再次吃下,吃后打坐在一块巨石上将毒药呕出来,其力量之大将石块都崩破了。以后连续四次下毒,都未能毒死达摩。他是用慈悲(德)的力量化掉了那种邪恶。

 

       4.从道的角度来看,“德”的内涵是什么?

       答:关于德的内涵,虽然因时代、社会、阶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我们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德,必然应是合于道的。总结这些德之含义,集中的特点即,这一点应是适用于全人类的。按照道的要求去做,即道之用,就是德;而道之用,也就是行,行便是功,合称之德”。

 

        5.中国传统文化中“德”的含义是什么?

       答:关于“德”的含义,其内容是很丰富的。如《广雅·释诂》说:“德者,得也”。就是说,将事做得很适宜,恰如其分即是德。此外,《庄子》、《易经》、《礼记》、《论语》、《淮南子》、《左传》、《论衡》、《说苑》等书中,对“德”字亦有多种解释。如“物得以生谓之德”,这是从新生事物的诞生 和成长方面来说的,其中含有扶植新事物的意思。“事得以成,物得以和,谓之德”,这是对“德”之含义的进一步深化。此外,“阴阳交通”、“化育万物”、“通于天地”、“孝悌”、“恩施”、“精神不乱”、“身全”、“善教”、“和”、“福利”、“贤良”、“爱民无私”、“养善而进”、“谏争不威”、“得其天性”等,都被称为德。

        在世俗中,“德”的含义也是多方面的,它体现为人在社会活动中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也就是“社会道德”。如“廉洁不贪”、“守正不淫”、“扶助人才”、“提拔后进”、“宽厚待人”、“忍辱谅解”等。

 

       6.老子关于“德”的见解是怎样的?

      答:关于“德”字,《德经》中曾辟有专章论述,即第三十八章。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我们从修心养性的角度来理解这一章,认为老子是从有为和无为两个方面来讲德的,而他的态度则是崇尚无为,贬斥有为。他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所谓“不德”就是“无为,而无以为”,即无心于万物,无心于身形,外忘其身,内忘其心,不自居其德,合于自然无为之道。至于“下德”,就是“不失德”,即“为之,而有以为”。所谓“不失德”,用世俗的语言来表示,就是“施恩望报”。下面提到“仁”、“义”、“礼”实际上是下德中的三个层次:

        “仁”是“为之,而无以为”,即做时为有心,但不望报,稍次于上德的“无为,而无以为”;

       “义”则有刚胜果断之举,因而必生是非,比起“仁”来就差远了;

       “礼”已是下德中的最下层,是最能体现“下德”之含义的。先贤说:“礼者,路也,有意于道,必有心去求;一求,非上德也。”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心有意于物,“谷气应之,则真心不见,而真气莫为之应。”真气不应,杀伐之气必冲,乃显气质之性,故曰“攘臂而仍之。”所以,“礼”的含义,带有很强的追求心,而养生最忌的也正是“追求”。因而老子说:大丈夫要处上德之无为,不居下德之有为。

       当然,在今天的社会中,即使是下德之种种行为,也是可贵的,就是施恩之望报,也是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的。然而,对于修炼者来说,下德则远非最高要求。必须强调无为,否则是很难练出真一之气来的。

       以上介绍的,为老子对“德”的基本看法。实际上,他这里所说的“上德”,也就是道,而“下德”是够不上道的。

 

       7.慧能对“德”是怎样阐释的?

      答:佛家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明确地将“德”的含义分为“功德”和“福德”。

关于“功德”和“福德”之分,是由达摩之答梁武帝的问话所引起的。在六祖说法之时,韶州刺史韦璩问道弟子有一事不明,请师解说。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这个故事是说,达摩大师刚从印度来到中国,笃信佛教的梁武帝就接见了他,并提出了以上有关功德问题。他满以为自己造寺斋僧是有很大功德的,未曾想受了达摩当头一棒,实无功德”。他当时未解其义,面露不悦之色;达摩见话不投机,也就北上少林了。

对于此事,慧能大师是很清楚的,他肯定地回答韦公说:“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接着,他指出梁武帝心邪,不知正法,他之造寺斋僧,名为求福就是说,他的出发点是为了一已之私而。慧能指出不可将福德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那么,什么叫功德呢?慧能大师解释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他又说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他强调说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见《六祖坛经》)。可见,功德必须是自性内见,而不是布施所求得的。

 

       8.先天混元学派养生法对功德有何要求?

     答:先天混元学派养生法,顾名思义,是讲述混元养生学的。而之前又冠二字,即可见本养生法的深广。作为一个讲述通贯先天和后天的混元学派,的要求自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功从德上来,德为功之源”,因此,我们强调以德养功。它如同一座恢宏建筑的地基,基础不固则大厦之必倾。

先天混元学派从它的一步功鹤翔庄开始,练的就是混元之气,因为先天混元学派是以先天之大道为指导的,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目标的。天人合一,一即为道。所以,作为先天混元学派的修炼者,首先必须从加强功德修养入手。

本功法对于功德,就是以老子所说的“和慧能大师所说为最高要求的。无论是老子还是六祖,都是上乘的无为大法。其核心就是诸法无我”,合于自然之真如大道。

 

       9.怎样才能达到“功德圆满”?

      答:只有修习无为之大法,才能真正达到“功德圆满”。上乘无为之大法,则实用于上根上德之人。然而,对于一般的修炼者,还需要一个从低到高的修养过程。不仅高尚的功德不是一朝一夕可达到的,而且即便对“功德”二字含义的理解也需要有一个过程,这就有待修炼者随着修炼的深入自我体悟反省了。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初练本功法者可以放松对功德之要求。每个修炼者都要在心中树立一个无为大法”的宏愿,作为黑夜航行的灯塔,指引自己。同时,从日常生活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将养生融于生活,行站坐卧都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修炼本功法者,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修学观念,要时时处处树以正念,摒除邪念和杂念。这样才能在养生修炼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认清目标,调正方向,通过本功法的修炼,在浩瀚的海洋中,挥桨扬帆,驶向幸福的彼岸。

 

      10.什么是修养?

      答:从字义上看,修,为修饰,为修葺,为美好,为长远;养,为调养,为培养,为熏陶,为积蓄。养生所讲,就是一种以反省体察为主修心养身”之道,是在不知、不觉、不悟、不明的蒙昧之中,通过修身来启发人善良的天性,通过修心来返本还原。

 

       11.为什么说养生与功德修养密不可分?

       答:养生必须强调功德修养养生不修德,能场不纯净;修德不养生,道法不速生养生以合道为目标,若德之不修,则离道远矣。”

养生与功德修养密不可分,还是由养生锻炼的特殊规律决定的。凡是练习养生法,不论哪种功法,最首要的一条就是“放松与入,放松是入静的前提,入静是放松的结果。养生之所以要求入静,是因为只有入静,排除各种杂念,才利于真气运行。这也是合于阴阳学说的。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而道在其中矣。所动而生,切莫单纯地理解为纯阳之气是通过动而炼出来的。此处所说,是静极而动。也就是说,这点真阳之气,是在静极之时而出现的动”就是阳气之出,而不是动后再生阳。至于动极而静,是说其阴自现,勿用多言。

此外,从生理学角度看,入静可以使大脑皮层进入抑制状态,大脑皮层对皮质下核的控制放松。一方面,使人体原有病区兴奋灶积郁的信息和能量得以缓解和消除,打破原有的病理循环,进行自我调整,进而消除病灶。同时,也只有入静得好,才能显现出真意,练出真功,因为入静越深,后天意识消退得越净,那种人体固有的先天意识,才能得以显现,才能开发出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功能。功能出现以后,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内在环境去维持保护。可见,如果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那就很难入静,即使暂时入静,也难持之以恒,当然也就谈不上养生锻炼了。

 

      12.先天混元学派养生法对入静的要求是怎样的?

      答:关于养生入静的要求,本养生法是非常重视的。其中“中国自在养生的入静要求,另有详述。即使中国鹤翔庄养生的五节动功,也是很注重静态的,如预备式的气沉丹田,意守丹田,均要体现字。功法中的一招一式,也离不开静。这字,就寓于意守之中,只不过动功静”之用,要和身体之动巧妙结合而已,这里的奥妙,体现于心君之主导作用。

 

      13.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入静?

      答:只有加强对功德的修养。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入静,均因心不修持,不知即心是道。有些人,整个身心为名誉利禄所牵引,每日里争名于朝,逐利于市。更有些人,为利欲熏心而不择手段。很难想象,这种人的心能够入静。修炼之难以入静,除上述所说的种种邪念以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则是因为工作繁忙,家务琐碎等,事多而心不静,这就是所谓杂念。要想清除杂念,也必须注重修德,通过功德的修养,达到心理的平衡。做到“心平气和,气和神畅,神畅体,才居境忘境,无象以存”,安然入静。

 

      14.怎样结合养生法进行道德修养?

      答:进行道德修养不仅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需要,而且也是养生修炼所必需。先天混元学派养生法的修炼者,怎样结合养生进行道德修养呢?

      (1)要无私,培养高尚的情操

      古人强调“清静无为,清心寡欲”,酒色财气昏。所以,吕纯阳曾吾固有一断贪嗔,二断爱欲,三断烦恼这就是有名的纯阳三剑。从此三剑可知,吕洞宾是非常重视道德修养的。他讲行吾道者,积功修德,勤善化恶,讲教忠孝,励勉信诚,以气致柔,从容中道我们则讲大公无无私无为。”

高尚的情操是什么呢?就是无私奉献。包括自己的生命在内,奉献给地球人类,奉献给众生。众生即我,我即众生,众生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众生脱离痛苦我之才能得离苦,亦即“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始终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之中,把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追求名利、地位,更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天下为怀。这样就能胸襟坦荡,而无戚戚之心。

(2)要忍让无争,以乐排忧

忍是福,让是慧。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不可能没有忧烦怒怨和矛盾、纠纷,重要的是能够正确对待、正确处理,在很多情况下,是需要有忍辱精神的。要多克己为人,善助人为乐,要以德教人,以心印心,以德待人,把德溶化到一切事物中去。

当初,佛教禅宗达摩祖师,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传大乘佛法。他到了南京听神光法师讲经,看他讲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的殊胜境界(这种境界只有开了五眼六通的人才能看得到)。

讲完经后,达摩祖师问:“法师,你在这里做什么?”

神光说:“我在这儿讲经。”

达摩问:“你讲经做什么?”

神光答:“我讲经教人了生死。”

达摩说:“生死如何了?你讲的经,黑的是字,白的是纸,你用什么教人了生死?”

神光被问得无话可答,恼羞成怒。虽然神光讲经讲得天花乱坠,但仍忍不住发脾气,他拿起铁念珠,说:“你现在居然谤法朝着达摩脸上就打。达摩没有防备,结果被打掉了两颗牙齿。据说,圣人的牙齿若被打掉,吐在哪里,哪里就会大旱三年。达摩心想三年不下雨,那要饿死多少人,我来是为渡众生的,不是来杀众生的于是把两颗牙齿吞到肚里,一言不发,回头就走。(至于后来神光觉悟,追随达摩并成为禅宗二,那就是后话了)。可见,达摩祖师的忍辱功夫是修到家了。故后世流传着达摩的精句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作为一个修炼者,要以艰苦朴素为荣,以忍让无争为觉。

要做一个艰苦的修炼者,就要学会以乐排忧。要见喜不乐,见忧不愁。久病缠身之人,也不应悲观烦躁,“既来之,则安,积极治疗,静心养病,坚持养生,病体就会康复。要以笑面对人生,面对烦恼,这种笑就是我们预备功中似笑非笑”,这是养生所需要的笑。只有看破一切俗习,才能使自在境界常驻自心,才能笑得自然,笑得大方,笑得长久。

(3)要与人为善,树立正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友爱,互相帮助。俗话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助人之心应常在,害人之心不可有;助人者常乐,无愧者自在。而这在”正是修炼者所需要的内在精神环境。

修炼者要有正念。正念出正气,正气出正功,正功树正业,正业得正果。古人提倡练正气,即浩然正气,充塞天地。有了正念、正气,邪不可侵,出现恶性幻觉时,只要树起正念,幻觉自退,这就叫做“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见魔不魔,其魔自矬。”我们修炼,就要为强健身心而练,为振兴中华而练,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而练,什么个人恩怨都不放在心里,精神豪放,神情自爽,出功就高。树正念,必须清除杂念、邪念。实践证明,修炼到了一定程度,意念就是能量,好的意念作用于人,使人舒服,可以为人解除痛苦;恶的念头可以给人带来不适和疾病。所以,树什么念头,是衡量一个人功德好坏的重要标准。我们进行功德修养,要特别强调这一点。

(4)要提高证悟

自古,佛家最讲修心,可是心在哪里呢?佛在哪里呢?现在一些修炼者,总是向外去乞求,追求什么幻觉,去找什么玉皇大帝,什么如来佛祖等等,岂知“即心即。从应身的角度来说,佛祖也是人。他们不知道佛祖也是历尽磨难刻苦修炼才得道的。比如佛祖初修道时,练辟谷打坐,饿得皮包骨,通过刻苦修炼求证,悟到练苦行不是究竟之法,辟谷只是短期的,所以只吃早、午两餐。有人修炼为发财,修炼者不能乞求这个。有些人只是按自己的意志修炼,其实他们的心已经进入了魔境,迷途而不知返,就好比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仍在求水,却不知水的滋味而向外乞求。这岂不人在身中不知人、心在身中不知心”吗?岂不是是非颠倒吗?大家要知道,人的意念同宇宙大,比如通天无限远,入地无限深,我即宇宙,宇宙即我,只有这样努力地修炼,达到无内无外,无上无下,无前无后,无左无右,真正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这才是真正地练成了混元气,真正地证悟了大道的虚无境界。有的人不注意,追求幻觉、魔境,这些人要迷途知返才对。

我们要证悟,就是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地对照自己已提高了多少,时时要有新的感受,以别人的长处衡量自己的短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看到别人好时不生嫉妒之心,要高兴,要祝贺;别人不好时,要启发,要帮助,要助人为乐,时刻要有证悟的思想。觉者,心也;悟者,性也。这样就很快地提高觉悟,提高了觉悟,如何体现呢?在日常生活中,要看一个人的言行,是讥笑、挖苦别人,抬高自己呢?还是把自己置于群众之中?看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觉悟,就得这样去衡量。要求我们以身作则,身正心正,功正气正,业正果正。

 

      15.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关于人体致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六淫致病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环境对生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年四季的正常气候变化,可以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热(温、火)六种,称为六气。如果六气变化失常,超越人体适应能力;或由于正气虚弱,功能失调,难以适应外界的气候变化,都可能因感受风、寒等气候因素而患病,这时风、寒等气候因素即成为致病的邪气,称为“淫”。它们是: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和热邪。

认识了人的生命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密切关系,掌握了六淫致病多从口、鼻、皮毛侵入(外感病)的规律,便可及时调整自身的内部功能,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而不受六淫侵扰。

(2)七情致病

中医学将人的精神活动在情志方面的表现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称为“情”。它们是人对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心理状态的反应,属于生理现象,通常本不会引起疾病,但若过于强烈或持久,或自身过于敏感,也会导致疾病。

七情致病,可使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不同的情志变化,侧重损伤不同的内脏:

怒伤肝—— 过度郁怒可使肝失疏泄,出现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精神抑郁、急躁易怒,如进一步影响藏血功能,还可能发生出血;

悲伤肺;

惊、喜伤心—— 狂喜或过度惊恐,可使心神不安,出现心悸、失眠、烦躁、惶恐,甚至精神失常;

忧、思伤脾—— 过度思虑可使脾胃运化不健,食欲不振;

恐伤肾。

所以,七情乃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3)六淫、七情之外的致病原因

饮食不调—— 暴饮暴食,过食生冷,嗜酒与恣食肥腻辛辣,饮食过少,饮食不洁,择食偏嗜……

起居无常—— 生活无一定规律、休息睡眠时间不定;

过劳过逸;

房劳(性生活)无度。

 

      16.为什么说防病治病也需要加强功德修养?

答:多人养生都是为了治病,通过养生,疾病也得到了治疗,但修炼者对自己的致病原因并不了然,不懂万事有根,万病有,应该通过养追根查,然后再平根消源”的道理。因此,这些人的疾病常常是好了又复发,甚至旧疾未去,又添新恙。

加强功德修养可以消除许多致病的根源。

譬如,六淫侵体,可以致病。大汗淋漓而以冷风吹体、冷水激身,定易外感风寒。如若明白此理,每遇盛夏酷热,皆能克制任性,不贪风凉,以修养之功驱烦除躁,则可避免风寒、心静自凉。

又如七情过度,可以内伤脏腑,导致重症。暴怒可以使人瘁死,狂喜也能乐极生悲;如若明白此理,遇事皆发扬理智,扬弃情感,自能七情无扰,心境平和。

再如生活之不规律,可使体质虚弱而致病。饮食不调可以直接伤及脾、胃、肠消化系统;过度劳累又可损耗正气、疲乏虚弱;过度安逸可使气血运行不畅,筋骨柔弱,形体虚胖,抗病能力低下;房劳过度又可耗伤肾气,腰酸肢软,倦怠神萎。如若明白此理,能树立正当追求,谐调生活节奏,培养坚强毅力,抛弃淫逸思想,则太和之气便可常驻自身。

实际上,影响到人体健康的因素,除生理上的疾病之外,还有心理上的病,可谓之“病”。一切贪欲、愤怒、忧虑、恐惧、妄想、骄慢、忌妒等不正常的心理,都属心病。疾病的发生,大部分是由于心气虚弱所致,而心气虚弱又常是由于忧、思、惊、怒、心神扰乱所造成。如贪而不得,势必心生嗔怨,其结果是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气血沸腾。由于气血耗损,六淫便可乘虚而入。上述恶习若根深蒂固,疾病也就会不断袭来,终将酿成重患。

由此可见,“必须涉养”,涉及对七情、六淫的克制。有病通过修养可以治病,没病缺少修养也可以得病。只有身、心两健,才算真正的健康。通过修心养身,可以清净自身之场,使其由烦乱走向平和,久之即成太和。

所以,“对疾病作用;而防治疾病纵有千方百计养”才是根本之计。

明白了上述的道理,找出了自己致病的真正的、根本的原因,可算是完成了“寻根查源”的任务。这是治病治本的开始,是修炼者修养的第一步。

找出了真正的致病原因之后,还应进一步懂得“辨证施的方法,并付诸实践,才有可能使疾病真正得以治疗。治疗方法是多样的,而彻底的治疗则需要修炼者通过自我修养平根消,做一已经明了,便涵而不放”的涵养功夫。

 

      17.为什么说名誉利禄是修养之大忌?

答:来被公认为修炼之大敌者,还当首。《无字真经·养真篇》说:

学道之未得者,皆妄念之不绝,有以障之也。妄念之不绝者,皆名利之难忘,有以牵之也。苟欲绝妄念,必先把名利照破而后可。

这一段话说明了名利思想与修炼之格格不入。名利熏心的人去修炼,是不可能走上正道、得出正果的;充其量也只能归入左道旁门、蝇营狗苟而已。

同篇内还有以下两段话:

名为造物之深忌,利是人情之所必争。故名利杀人,甚于戈矛。何也?戈矛杀人,人知避之;名利杀人,死而不悔。

……

      自古人心国法,多为利所害。天下有大害,藏于大利之中,而人不知;非不知也,为利所昏也。

极言追名逐利之危害,真是一语破的,入木三分。

联系生活现实,看一看那些追求名利者的所作所为:为了名利,他们可以利令智昏,见利忘义;为了名利,他们不惜损人利己,沽名钓誉;为了名利,他们甚至颠倒黑白,伤天害理;为了名利,他们竟敢贪天之功,窃为私利。他们聪明一世,机关算尽,却不敢正视“名利杀人甚于戈这个简单的道理。明知坏事暴露已非无期,却仍权充硬汉,假作含蓄;外沉”,内心空虚;欺世盗名,庸人自欺。让这种人去修炼,蒲团就是针毡,幻境就是魔境,不出大偏已是万幸,还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所以,追求名利乃修炼之大忌。

 

      18.怎样淡泊名利?

      答:炼者在进行修养时,需要首先在名利问题上反照自己。以古论今,《红楼梦》中跛足道人所唱的《好了歌》中有这样几句:

世人都晓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

及到多时眼闭了!

其消极处世思想是不可取的,但对名利的淡漠却是修炼者可以借鉴的。

清代张廷玉的《澄怀园语》里记载了一位善养生修炼之术的百龄老人:

……以砭为人疗病,辄效,赠以财物,不受,曰天下之物,哪一件是我的人曰聊以表吾心耳答曰天下之物,哪一件是你的!”

这也是思想淡泊的一个例子,这种境界正是我们修炼者所需要的。

 

      19.为什么说虚荣和忌妒也是养生之大敌?

      答:于一个养生修炼者来说,不但追逐名利不行,就是爱慕虚荣,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喜欢吹嘘,居功自傲,盛气凌人;修炼者出了一点功能,对自己所出功能之来龙去脉,以及肩负的使命尚未了然,便觉已成了“超人”而盲目自满,也会使他们产生许多错误的认识和行动,影响了功德与功能的提高,甚至害人害己。

修炼还忌另一种更为普遍的恶习,就是忌妒。凡他人才能、地位、名誉、境遇超过了自己,便立即心生忌怨,流言蜚语也会接踵而至;加之擅长穿针引线者比比皆是,刹时便可结出一对对仇侣,演出许多不愉快的插曲。

修炼者若沾染了上述的毛病与恶习,往往心胸狭窄,目光短浅,且心绪容易起伏波动,而不易沉心修炼。所以说,虚荣与忌妒也是常会干扰修炼者修炼的劲敌。

 

      20.怎样摆脱虚荣和忌妒之困扰?

      答:要消除虚荣和忌妒,关键是让开阔的胸襟与高尚的情操占据自己的心灵,借助它们的熏陶,淡远和摆脱那些狭隘、丑陋的世俗观念。

我们可以借用《庄子·秋水篇》中河伯与北海神的对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秋时已到,河水高涨,百川注入黄河,水流汹涌,涨满两岸,隔水不辨牛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都在自己这里。及至顺流到北海,只见汪洋一片,水天相连,不见岸边。于是改变态度,对北海神慨叹自己的无知,说:现在见到了大海的浩瀚无边,难以穷尽,才知自己若不来见识,便会“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了。

北海神说:天下的水没有比海大的,无数河流的水都流入大海,永无休止,而大海却从无满溢的时候;……海的水量远远超过江河,不可计量。而我从未因此自满过,因为我自己了解这是天和地赋予我形体,并且禀受到阴阳之气的结果。我在天地之间,就象小石、小木在大山之上一样;四海在天地之间,就象石间小洞在大泽中一样;中国在四海之内,就象一粒稊米在大谷仓之中一样。人类只不过是万物中之一类,其人口之多,已不可胜数,而每一个人只不过是人类中之一个;以人和物相比,不就象一根毫毛之末在整个马体之上么?

浩瀚的大海尚且如此“,作为人类亿万分之一的自己,又焉能不见大见小,找到自己在宇宙中准确的位置?何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呢!

如有一技之长,就自以为了不起,实际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殊不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山外有山,天外还有天?

如果得到了这样的认识,相信定会豁然感到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思想及“气有笑无”的态度之可笑又可卑;持续地修养下去,则可以摆脱其束缚,变为开朗、豁达、境界高超、情操高尚的人。

 

      21.怎样在顺境和逆境中加强功德修养?

      答:处在各种环境当中,尤其是遇到困难、挫折,处于逆境之中,往往容易因心情抑郁、烦乱而影响修炼。此时便应自我安抚,向相反的方向去设想。清代张廷玉认为:

处顺境则退一步想,处逆境则进一步想,最是妙诀。余每当事务丛集,繁冗难耐时,辄自解曰:“事更有繁于此者,此犹未足为繁,则心平而事亦就理。即祁寒溽暑皆作如是想,而畏冷畏热之念不觉潜消《澄怀园语》

       在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提高勇气是非常重要的,要坚定地相信事情会有转机,不要忘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

受到诬蔑、诽谤、冤枉、委屈之后,最易生气动怒,“便是此时修养的第一要点。要认识到:怒会伤肝;还会让人在不冷静的情况下说错话、办错事,而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可能带来无限的追悔。每要动怒,先告诫自克制三分,想一天大事,总平常事”(孙奇逢《夏峰先生集》),便自己能够淡然处之。能够制服怒气,对养生修炼来讲,便是很大的胜利。

在受到委屈和诽谤时,重要的是“想得,即要思想超脱。要以平静的心情去说明情况,据理力争。若说话不力,一时尚不能昭雪,也要能够持稳,不必希图别人更多的同情,尤要警惕传递闲言者拨弄是非,此时若,未尝不是高明的对策。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之气度,自信心胸坦荡,便可我行我素。苏轼的《定风波》颇能给处于逆境的人以精神鼓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处于逆境中的修炼者,要特别注意涵养,必须在心情开朗、肝舒气顺的情况下修炼,才能得到应有的功效,否则不仅不能收效,还容易产生弊病。

综上所述,逆境中的修德,其重点便是修忍,其修忍的理论基础,便是行无为之大法。

至于顺境中的修德,也要修无为大法,这一点和逆境修德是相同的。此外,人处顺境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对修德修炼方面的问题估计不足,以为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因而麻痹大意;更有甚者,甚至于产生轻视师父、小看养生法的毛病。这些问题如果不纠正,便很难练出真功来,这是处于顺境的人应当注意的。

不论顺境或逆境,让自己经常处于友善与和睦的氛围之中,都是非常必要的。

 

      22.养生修炼为什么要求首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

      答:们修炼要养太和之气,养欢喜神,不能吹毛求疵,盛气凌人,更不能吃水忘了挖井人。因此,首先我们应该处理好师生关系,与师父心心相印,气气贯通,我们不能怀有任何不纯洁的修炼目的。过去,养生门里师徒关系很严格。由于养生讲究“心传口六耳不,因此,认师择徒都有严格的条件。历来非真人不传,宁可失传也不误之说。因为人为万物之灵,但一个人蜕化变质,要想把他教育过来,是非常难的。有的修炼者功夫很高,但却不愿出山授徒,便是因为人心难辨。吕洞宾修炼了一辈子,教了不少学生,但却没有一个得意的门生。他的学生刚学到一些皮毛,便盛气凌人,与师父作对。吕洞宾在自己的书中曾写下畜生好渡人难渡,宁渡畜生不渡人”的授徒教训。从中我们可以想象以前的师生关系是多么的不和谐。我们新时代的修炼者难道不可以从中得到启迪和吸取教训吗?

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的师父和学生之间是新型的师生关系,彼此是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的。而养生法师父又与一般的老师不同,他不仅要传授养生知识,而且还要治病救人,帮人解除疾苦,所以只要把功学到家,在各方面做出表率,就会得到学功者发自内心的爱戴和尊敬。养生老师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因为养生这门学问,不是人人都可以练出高层次功夫的,有的浅尝辄止,便去教人;有人一知半解,便以为无师自通,拉帮结伙,甚至冒名顶替,另搞一套。这不仅不利于养生的研究,有损养生的名誉,而且也容易出偏。

关于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我想讲一个故事来说明问题。在陕西西安有一处名胜古迹,叫“楼观,那里有三尊塑像。中间是老子,他左手中指与拇指正欲相接,右手掐着剑诀指天;在他的左边跪着的是他的大弟子,在他右边站着的是他的二弟子。据说老子当年带着大弟子云游讲道,忽然发现路旁有一块白骨,还闪着灵光。于是老子放下褡裢,拿出纸笔,画了一道符,盖在白骨上,他口中念念有词,左手中指与拇指一掐,右手掐一剑诀,用剑指朝白骨一挑,白骨便升了起来,变成了一个人。后来这个白骨变成的人成了老子的二弟子,跟随老子在楼观台讲道传法。转眼三年过去了,一天老子把两个徒弟叫到跟前,说今天楼观台前有庙会,我给你们放假一天天黑以后,两位徒弟先后回来了。二徒弟忽然跪到老子面前师父,我有一事相求,我不想再学道了,我想还俗老子听后非常奇怪,问道你已随我修行三年,为什么突然要还俗师父,我要成家立业,我今天在庙会上见一漂亮女子,我想要成家,享受天伦之乐老子见他凡心已动,要留也留不住的,便说我同意你还俗,明天你就卷起铺盖走吧二徒弟道师父,在我走之前,请你给我一笔钱,因为我成家需要钱盖房子,买家具老子说我出家之人,哪里有钱二徒弟争辩道你讲道,修道观,不是很有钱吗?为什么不能施舍一点给我呢老子说我同意你还俗,已经对你很宽容了,你明天赶快走吧二弟子这时一反常态,霍地站起来,质问师父你真的连一点良心都没有了吗老子说三年前我收你作徒弟,培养你三年,现在你想走我就放你走,这已经对你很不错了,你怎么说我没有良心呢二徒弟道师父你就是没有良心,我跟了你三年,向你要点钱都不给,我就是做短工也有工钱呀!我难道白白跟了你三年不成老子一看这个徒弟如此不争气,不禁怒从心中生你这么不讲理,你知道你是什么东西吗二弟子也怒火中烧你还骂人老子解释道我不是骂你,你确实不是人,如果不相信,我就把你还回去说着就要掐诀,大弟子见状立即跪下求情师父,这不能怪他,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不是人,这都怪我,我没有告诉他原来就不是人二弟子一听,更急了好啊,你们师徒二人竟然串通一气来骂我。你们还讲什么道,行什么善大弟子急忙解释道师弟啊,你不知道,三年前你本是路边的一块白骨,是师父救了你啊。师父现在如果把你还原回去,你就又变成白骨了。”故事讲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明白,楼观台那三尊塑像正好是这副情景的描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它说明道法无穷,师父的心是无私的,仁慈的。但有些弟子却不能理解,不是知音,甚至还用凡俗的思想去猜度师父的苦口婆心和宽宏大度。二弟子虽然修行三年,但一出庙门,就想还俗,这说明修道之心不坚。我们养生法正像放于一个五颜六色的染缸之中,都应该学习莲花精神,出污泥而不染。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一个“道法自的道理。修道出于自愿,还俗也是自愿。可是二弟子还钱”,他真不知道师父三年的培养花了多少心血啊;后来师父把真情告诉他,他反而责怪师父;大师兄替他求情,他却认为是师徒二人在愚弄他。二弟子真是顽固不化、执迷不悟的愚徒啊!

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吸取教训,要养太和之气,存心养性,最终达到明心见性,悟见自己的本性。这样,我们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找到自己的准确位置,才能更好地理解师父对自己的教导,才不至于与师父分道扬镳。只有处理好师生关系,与师父心心相印,气气贯通,才能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功能,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妙自在境界。

 

      23.养生修炼为什么要求处理好其他的各种关系?

      答:因为修炼贵在执守太和,要将自己常常置身于友善和睦的氛围之中,因此在处理各种关系时,都要上下贯通,左右调正。其中包括处理好与其他流派的关系。明代医学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一书中写道:“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长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谦让之,不及者荐拔之。”讲得很有道理。这些封建时代的仁人志士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今天更应该做好。养生法是一项整体的事业,需要诸多同道的共同努力。作为混元学派的修炼者,更应该胸怀广阔,顾全大局。要有慈悲的胸怀。慈悲就是在高尚情操的基础上要有母爱,要有韧性和耐心。这就要求我们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他人可以不理解我们,我们则不可以同样糊涂。要团结互助。对搬弄是非者,不要搞针锋相对。要宽宏大度,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功渡人,促其觉悟。但是,对那些搞歪门邪道欺骗群众的人,则应义不容辞予以揭露和斗争。这是对人民大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这是真正的慈悲。

    

      24.怎样使自己处于友善和睦的人际氛围之中?

      答: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修炼者的着眼点主要应是维护团结,使太和之气充斥人际之间,自己能常处于友善和睦的氛围之中。

处理人际关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里并不打算全面论述,而只从养生的需要出发,谈谈如何尽量避免来自这方面的干扰。

所谓干扰,不外乎是一些矛盾、是非和纠纷,其中有原则性的,也有非原则性的;对原则问题上的分歧,应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态度,是不能退让的;但对人际关系中的大量非原则性的矛盾,则宜采取宽宏大度与息事宁人的态度去处理。

要想不受这方面的干扰,修炼者首先应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因为只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才能远离嗔怨,不起是非。其次,还要既不听信闲言,也不传递闲言,使怨火自灭。若遇与人矛盾,则应宽宏大度,要提倡谦让、礼让和忍让的精神。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则可减少许多无端的争执,也有利于社会风尚的改善。

我曾亲见公共汽车上两位青年无意相碰,一个发出嗔怨,另个不肯道歉,反出秽言,两人相争不下,只为了一口气,最后竟危及了生命。这是多么无谓与令人痛心的事!所以难怪有见识的人常很推崇“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这句古话了。

对于气盛、容易与人争执的修炼者,我们送给他两句座右铭: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解劝争执双方时,要让他们懂得:

各自责,则天清地宁;

各相责,则天翻地覆。

做为一个襟怀坦白的修炼者,对别人有意见,可以开诚布公,直言相告,切不可背后议论,做摇唇鼓舌、拨弄是非的戚戚小人!

只要能够做到上述几点,便一定可以与周围的人彼此相安,而不致为一些人际关系中的烦恼而干扰自己养生入静了。

 

      25.怎样正确对待曾经犯有的错误?

答:于我们强调功德修养,故凡曾犯有错误的人,对于修炼常常望而生畏,不敢涉足;还有些学员,曾有些陈年旧事,原来早已忘怀,但修炼日久,在入静很深之后反照自己时,又忆起往事,发生了内心的深省,有的甚至痛苦、内疚而不能自拔。我每到各地教授讲课,常有学员向我倾吐内心的悔恨,我很为他们的诚恳所感动,又总想应心”之术,以帮助弥补他们心灵之创伤。论及修养,才感救心之术已至。

我们认为,现代人类在继承了历代文明精华的同时,也沿袭着社会糟粕之影响。人生活在五颜六色的社会染缸之中,由于教育或修养不够,难免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错误。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失,就像前进中迷失了方向,这在生活中是常有的事,只要迷途知返,而不执迷不悟,就可以继续前进。

《论语·子张》有云: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养生就是帮助迷途的人或曾经迷途的人自觉地反躬自省,滤思除尘,改正错误,弥补损失。

我们主张这样的修炼者要自救,希望他们能以这两句话自勉: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懂得“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道理,能够认识到过去虽有错误,只要能坚定不移地改正过来,使自己的言行均符合法制与社会文明之要求,这就已经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已经符合养生的要求,也就不必仍旧沉湎于悔恨之中不能自拔,使自己又受到七情的另种形式的干扰。

我们谈论这个问题,只是希图帮助部分修炼者自省时能够跃过内心的障碍,使心灵得到解脱,以便更好地进行养生锻炼,而不是要进行对存留于记忆之中的陈年旧事进行什么“悔”,一般也无须去向无关的人或老师复述,招来一些意料不到的后果。

 

      26.为什么说执守太和是养生的基本要求?

      答:我们反复强调修炼要讲求修养,修来养去,不过是以执守太和来蓄存功德,达到德高功深的目的。可见,执守太和乃修炼之基本要求。

“太和,原出《易··象辞保合大和,乃利贞北宋张载用来形容阴阳二气既矛盾又统一的状态。他的《正蒙·太和》中说:

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姻媪相荡、胜负、屈伸之始。

认为“的变化或阴阳相互推移的过程,所也就。《易传》还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学说,也把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

我们从养生的角度所讲的“执守太和”,主要指的是持续地维持自身小宇宙和合的最佳养生状态,这对于养生非常重要,而又常为心性急躁或事务繁忙者所忽视,直到酿成重病或总结人生时才能恍然彻悟。

我们提倡修炼者要思想淡泊,并不是反对积极进取,我们主张以高尚的理想和宽阔的胸怀来推动事业上的追求,而不是世俗的追名逐利。

修炼者应远离权利之争,能做到“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但因现在所居之位,而为其所当为,无羡慕其外之心;要轻富贵如浮云,对一切容易掀动七情之事,只顺以应之,心却井”,凝然不动。

人常和悦,便可使心气冲而五脏安,也就是过去所谓的“养欢喜;办事要克制急躁,要懂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轻浮了必然丧失基础,急躁了必然丧失主宰)的道理。

心绪烦乱或修炼不能入静时,要先作沉心静意的功夫。对此,陶渊明的这几行诗句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集·饮酒》       

《道藏·洞玄经》也有养生之术:

宠辱不惊,肝木以宁;

动静以敬,心火自定;

食饮有节,脾土不泄;

沉默寡言,肺金自全;

恬澹无欲,肾水自足。

      概括起来,其精髓也不外乎“太和”二字,足和”对于养生之重要。故此,前人有云:

执守太和,浩然正气生;

失去太和,浩然正气去。

执守太和,阴平阳秘;

失去太和,真元耗散。

太和之气寓于天地之间,

练功修道,植于体内;

七情不生,六淫不感;

返老还童,寿命齐天。

 

      27.什么是正道?为什么说养生的最高目标乃是追求正道?

      答:,即正中、正当、正直;正,即平正、方正、纯正;正,即为主为体,纯一不杂,恰如其分。正道,即事物发展的正常规律。所谓得正道,即是指掌握了物质的自身能量,把握了物质的运动规律,并能调动这些物质为人类造福,也就是达到了我们所说的“天人合一”。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养生的根本目的即是达于道,养生的心和法,必须要合于正道。然而,道本无偏,离道即偏。因此,养生修炼者还要懂得识别正道的方法;同时,也应执着地追随正道老师;只有正道老师的指点,才可免走弯路,不入偏轨、得道成真,修得正果。对于正道所表现出的态度,倾向和反应,体现着一个人修炼的境界。正如老子在《道德经·同异章》中所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8.怎样鉴别正道的老师?

      答:道乃宇宙中最原始最精微的物质及其固有能力与运动规律。它的具体体现形式即为德。因此,鉴别正道的老师亦可从其德行上得以反映。

首先,从表面上看,得正道者,完成了身心的净化,参透了人生,放眼于宇宙,因而举止大度,神态端庄;精气十足,面容慈祥;天庭饱满,前额闪光;两腮下沉,忠厚善良;鼻直通天,口角向上;双目如环,浓眉舒长;耳轮至大,耳垂厚长;双肩平宽,落落大方;笑声所到,处处吉祥;君子佩服,心腹至广。从另一方面衡量,由于他找到了自己在宇宙中的准确位置,明了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能掌握他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而境界虚空,虚而待物,心底无私;空虚处处有众生,众生即我,我即众生;与众生平等,无私奉献,不求什么感激与表扬;对兄弟门派互相补台,而不拆台,把养生事业看成整体的事业,将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文明视为己任。不攻击他人、不诽谤他人、不贬低他人、不陷害他人;而是静坐沉思,滤私除尘,体察反省,严以律己;但是,关键时刻,他又责无旁贷,挺身而出,阐明正道真谛,为修炼者指明方向,校正慈航。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功能上验证。正派的老师,练得一身纯阳,能场纯净,阴平阳秘,当人们接近他时,冬暖夏凉,总会有一种良性的感觉—— 舒适无恙。而且,如果修炼者进入虚无境界,还可以体会到他的祖窍跳动,一般均在百会、天庭、上星、卤门、天目、印堂、山根、鼻准等穴。

作为养生修炼者,要得正道,必须贵德。而修养,就是修德得道,达到天人合一的必备条件。只有经常地去修炼,去反省,去体查,去维护,去涵养,我们的“道”才能永恒不变。

 

      29.仙鹤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答:仙鹤常常生活在广袤的草丛和沼泽地带。因为仙鹤属阳性,经常高飞,所以是阳中之阳,即“太。它生活在沼泽地带,因其有水,水为阴中之阴,阴”,故此为达到阴阳结合。仙鹤喜欢游玩,经常在浅滩中游戏、散步,取食于鱼虫、蛙类,兼食一些水草和谷类,以此作为后天补养的食物,从中吸取营养。

鹤在世界上共有15种,有白鹤、灰鹤、蓑衣鹤、黄鹤、丹顶鹤等,而我国的大地上就有9种。它的最主要产地在我国黑龙江、苏联西伯利亚和朝鲜。

鹤翔庄主要摹仿丹顶鹤的动作。丹顶鹤又称仙鹤,是鹤中之王。因为鹤是鸟中之仙,所以人们称仙鹤为圣鸟。它有英俊而秀长的身形,身长一般可达1.2米。羽大尾短,头顶有朱红色的丹”,故称之为丹顶鹤。丹顶鹤的全身羽毛洁白,飞羽呈黑色,黑白分明。白羽洁白如玉,黑羽漆黑如墨,两羽折叠时,覆盖在整个短尾上,因此人们常误认为仙鹤尾羽是黑色的。

仙鹤自幼过着集体生活,当幼鹤自己能够独立生活时,它的父母就会恋恋不舍地将其送进鹤群,交予鹤首。从此,幼鹤就开始群居生活。因其生性恬静,举止沉稳安祥,在集体中不好争斗,彼此可以融洽相处。它们知道时令的变化,冬天到南方,夏天到北方,用这种生活方式保持身体阴阳的平衡,这是它长寿的原因之一。集体生活的鹤群里纪律非常严明,群居群飞,而且昼夜轮流打更放哨,警惕着外来者的侵犯。一有动静,“兵”就立即发出警报。

幼鹤如果在生理上发育成熟,无论雌雄,它们就从鹤群里走到清静之处,自舞自蹈,欢喜跳跃,另一只鹤如看到这情景,就认为是选择配偶的特殊舞蹈。它如果愿与其交往,就一起舞蹈,边舞边跳,表示愿意结为伴侣。先跳的迎着后来的,将颈高高扬起,嘴巴直立,对天鸣誓,作为伴侣将永生永世不变心,共同生活相依为命。另一只也将颈高扬,嘴巴直立,表示同意。于是它们离开鹤群,在距鹤群一公里的地方安家落户。由于鹤群有严格的纪律和自尊心,所以鹤的家庭之间都要相隔一公里左右。各个家庭之间不论雌雄,不准串门,不准走错。一旦走错,这一家的两只鹤就会群起而攻之,那只鹤带着信息回家时,家里发现也要对它进行惩罚。所以鹤“庭”之间相距较远,也不惹是非。

在鹤的家庭中,伴侣之间的待遇平等,互利、相亲、相爱、互相体贴。养育幼鹤,觅食御敌的任务都是两鹤均摊,没有好逸恶劳或一尊一卑的现象。雌鹤在孵卵时,每一只雌鹤可最多孵25个卵,且是对生,不会单生。科学家为研究鹤的习性,当雌鹤产出两个卵时,科学家拿走一个,鹤就会自动补生第二个,直到25个。科学家得出结论,鹤一般不会只孵一只卵。雌雄两只鹤每天各负12个小时孵化。一只孵卵时,另一只就到外地取食、喝水,主要任务还是站岗、放哨,以抵挡外来侵犯。一旦有敌来犯,就会报警。鹤虽生性不好争斗,但却有勇敢御敌、不畏强暴的精神。它们会迎敌而上,趁敌不备之际,用长腿、长颈超常地将敌人的眼睛挖掉,是以智取胜,决不死拼。如果力不胜敌,则会发起另外一种攻势,将敌人诱引向远方,然后觉得敌人已迷失方向,就起飞绕道返回家园。它们就是用这种机智果敢的方式保卫家园的安全与和平。难道这不正是我们修炼者应该效仿的吗?

仙鹤与同类不争不斗,采取忍让的态度。我们讲究开智、开大智,不是小聪明,与同志之间忍让是应该的。

仙鹤终身是一夫一妻制,而不是合同制。两只鹤一旦结为伴侣,便彼此忠贞相爱,决不另寻新欢。若有一方丧生,另一方便独居终生,不再另配。诗人、作家常常把美好的爱情用鸳鸯来作比,其实鸳鸯的爱情就是合同制。虽然生活很好,但是一年即散,第二年,双方各自另选配偶。因此,我倒希望艺术家们注意这一点,不要再用鸳鸯来比喻爱情的美好。仙鹤则不然,如果看到一只独飞,则是失去伴侣而不另寻配偶的仙鹤;两只齐飞,则是已建立了美好家庭;群鹤,则是在生理上还没有发育成熟,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的幼鹤。

仙鹤还有另一特性。我在美国一个仙鹤基地看到一对西方产的仙鹤。专家们将它们雌雄同笼7年,两只鹤相亲相爱,互相体贴,但并没有交配,这引起了专家们的好奇心,经过去产地了解,方知这对仙鹤是一奶同胞的兄妹。这种家族的遗传观念是世代不变的。现在科学家研究解决先天痴呆并没有好办法,所以提出了近亲不能结婚的观点。通过这对鹤的实例,我相信近亲不能婚配制是不可改变的。

 

      30.丹顶鹤的来历是怎样的?

      答:说起丹顶鹤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丹顶鹤在很久以前并非头顶红丹、黑白分明,而是一只浑身洁白如玉的白鹤。

从前,有一只白鹤栖居在一个美丽的大湖边。一天,它正在湖边自由自在地饮水觅食,突然迎面走来一只白鹭。这只白鹭与白鹤一样,也是浑身冰雪般洁白,但与白鹤不同的是,它天性嫉妒,狡猾阴险,它一看到白鹤那圣洁俊雅的风姿,便不禁妒火中烧,挑衅般地说道:

“喂!我腿高颈长,羽毛洁白,你为何也学着长成我的模样?”

白鹤没有作声。

白鹭更加嫉妒,气急败坏地吼道:

“嗨!听见没有?! 你为何长成我的模样?我到这里来玩,你怎么也来了?!”

白鹤仍然没有作声。

白鹭恼羞成怒,猛然地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朝白鹤打去。白鹤躲闪不急,被击中头顶,顿时鲜血直流。

这时,白鹤还是没有作声。

“我批评你,你不作声;我打伤你,也不作声。难道你是想用沉默来对抗我吗?!”白鹭这时面色铁青、双眼血红,纵身从湖边捞起一把黑泥,冲白鹤狠狠甩过去。白鹤转身便跑,但是一大把泥仍然打在它的飞羽上,另外又溅起一绺落在它的脖子上。

白鹤对白鹭的侮辱一忍再忍,此时头破血流,连洁白的羽毛也遭到了玷污,不禁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正在这时,一只大鹏鸟从高空降落,问白鹤为何哭泣,白鹤哭诉道:“我流泪是不由自主的啊。我对白鹭的嫉妒和侮辱一忍再忍,一让再让,它却毫不收敛,得寸进尺。结果我聪明的头脑被击破,洁白的衣裳被染黑世界上哪有这样不公平的事呢?”

大鹏鸟听后很高兴,安慰白鹤说:“你不用难过。你对着湖水照一照,你的头被打伤,但鲜血已结痂,恰似一颗红丹,如朝阳般圆润光洁;你的飞羽被染黑了,但你却黑白分明,更加美丽动人。而白鹭则显得更加逊色了。更重要的是,你的心灵更美!你不与小人争强好胜,具有忍辱负重的精神,正像弥勒佛那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相比之下,白鹭的嫉妒和鼠肚鸡肠却显得多么丑陋和渺小啊。”

白鹤听后破涕为笑,谢过大鹏鸟,便悠然大方地飞向西方,去寻找更加自由美好的天地。从此,白鹤变成了丹顶鹤,被人们尊称为“鸟中之王”。丹顶鹤的故事流传下来,不断吸引着人们去摹仿它的形象,学习它的美德。

 

      31.黄鹤楼之黄鹤为何“一去不复返”?

      答:过去相传“黄鹤一去不复返”,80年代初900只仙鹤飞回了故乡。现在,我讲一讲黄鹤的故事。

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在黄鹤楼门前,有一座雕塑——一只铜鹤脚踏龟背,龟背上有一条蛇。人们虽然都赞赏黄鹤楼的胜景,但一般却不清楚它的来历。

相传很久以前,此地有一对夫妻,开着一个小酒馆,吸引着小市民经常来这里饮酒作乐。有一天,老板娘发觉一位衣不遮体的乞丐,他只喝酒,不买菜。老板娘觉得这样赚不了他多少钱,便与丈夫商定一个计谋,乞丐再来喝酒时,便以好言相劝,将他轰走。第二天,乞丐又来了。老板娘便对他说:“先生,你早。你是我们的老主顾了,天天来喝酒却不买菜,不知是什么原因。因为你来得不是时候,如果从明天开始,你第一个到来,喝的是我们店一天的第一碗酒,便酒菜俱全。但如果其他客人先到,就请你不要再进酒店乞丐欣然接受了老板娘的主意。第二天酒店一开门,乞丐果然第一个先到,老板娘只好给他酒菜。第三天又是如此,第四天、第五天也是如此。老板娘于是心生一计,早开门,结果乞丐还是第一个;晚开门,他仍是第一个;不开门他就不来。就这样过了三年零三个月。一天老板娘顿时觉得这乞丐不是一般人。于是和他的丈夫双双跪在乞丐面前,忏悔思过。乞丐说你们终于觉悟了原来他是吕洞宾。从此,吕洞宾喝酒的故事传开了。他觉得不应该白喝,便在酒店里的墙壁上画了一只黄色的仙鹤,还没画完,仙鹤便活了。酒客们见此情景,惊奇不已,这件事不胫而走。于是,来看鹤的人越来越多。老板娘见有利可图,便在门窗上都挂上帘,使外面的人没法看见仙鹤。她还挂出一张招牌凡观鹤者,必购酒三杯由于观鹤的人络绎不绝,过了三年零三个月,酒店发了大财。老板娘对吕洞宾说“你给我的福份太多了,但如果用赚的钱盖一座楼,请你多画几只仙鹤,那赚的钱岂不是更多了吗?”吕洞宾觉得老板娘真是贪得无厌,但还是答应盖座楼。楼盖成后,开业典礼的那天,吕洞宾向墙上的黄鹤一招手,黄鹤便展翅飞走了。唐人崔颢因此赋诗云: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