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症、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颈椎病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

  二十一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十大顽疾中,颈椎病名列第二,我国约有2亿人口患有颈椎病,其中50~60岁的发病率为20~30%60~70岁的为50%以上。颈椎病已成第一大职业病,发病率直线上升,日趋年轻化。随着电脑的普及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加之科技的发展代替了人工操作,无事打麻将的人增多,由此引起的颈椎病越来越多。

  一、病因病机 

  1、外因

  各种急慢性外伤可造成椎间盘、韧带、后关节囊等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使脊柱稳定性下降,促使颈椎发生代偿性增生,增生物如直接或间接压迫神经、血管就产生症状。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打麻将使用位置较低的笔记本电脑,这种低头姿势正是和颈椎的正常生理作对,导致颈椎受到的压力增高,正常生理结构受磨损而发生增生,进而引发颈椎病。

  2、内因

  椎间盘退变是本病普遍内因。椎间盘从30岁后开始退变。椎间盘的退变从软骨板开始,软骨板逐渐骨化,其通透性逐渐降低,这样造成髓核逐渐脱水,以致纤维化,椎间盘厚度变小,椎间隙变窄,脊柱稳定性下降,因此使后关节囊松弛,关节腔减小,关节面易发生磨损而发生增生;同时钩椎关节面也因间隙变小而发生磨损,造成关节突增生;由于前、后纵韧带的松弛,使椎体稳定性下降,从而使椎体发生代偿性增生;因椎间盘厚度下降,使椎间孔上下径变窄,使各增生部位更易压迫神经、血管而产生症状。

  椎体后缘增生,使椎管前后径变窄而出现脊髓压迫症状,称颈椎病脊髓型钩椎关节侧方增生而压迫椎动脉称颈椎病椎动脉型;椎体侧后方、后关节前缘或钩椎关节后方增生,使椎孔变小,可出现颈丛或臂丛的神经根症状,称颈椎病神经根型;后关节增生伴半脱位或对椎动脉的刺激,可出现交感神经症状,称颈椎病交感神经型。

  二、临床表现

  1、神经根型

  颈肩痛或颈枕痛或颈部发僵,活动受限,一侧或两侧颈、肩、臂放射痛,伴手指麻木、无力、持物坠落等症状。

  2、脊髓型

下肢麻木、沉重,行走困难,双脚有踩棉感;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持物易落;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

  3、椎动脉型

  颈肩痛或颈枕痛、头晕、头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持物落地。

  4、交感神经型

  头晕、头痛、睡眠差、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眼胀、视物不清;耳鸣、耳堵、听力下降等。

  三、中医对颈椎病的辨证

  1、气滞血瘀型

  多是由于病人气血亏而颈部反复疲劳形成慢性劳损所致。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或烦燥易怒,咽干口苦,失眠多梦。严重者不能屈伸转侧,活动受限。常表现为久坐、看书、写文章、看电视、上电脑等颈部长时间不动而加重。

  2、风寒湿痹型

  多为夜卧当风或雨淋等风寒湿邪所致。表现为颈部、肩背定位性疼痛,颈项僵直难以转侧,屈伸功能受限,恶寒等。

  四、颈椎病传统治疗方法及局限性

 1、口服药物治疗

  此效果极为缓慢且低效,且临床应用这种方法只能缓解疼痛症状,功能康复是无法逆转的,骨质修复更是无从谈起。而且口服药对肝、肾、胃肠损伤极大。

  2、牵引法

  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但其疗效有限,仅适于轻症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牵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肿加重;牵引期活动受限;不恰当的反复牵引可导致颈椎附着的韧带松弛,加快退行性病变,降低了颈椎的稳定性。

  3、推拿法

  推拿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时仅凭推拿医生的双手和简单器械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经络循行的路线,气血运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疗目的。但在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禁止推拿,否则会使神经根部炎症、水肿加重,疼痛加剧。颈椎病伴有骨关节炎、严重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推拿可使骨质破坏,感染扩散,应禁此疗法。颈椎病发病机理复杂,在做按摩复位治疗前必须要排除椎管狭窄、严重的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等等,脊髓型颈椎病绝对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

  4、理疗法

  其作用也较微弱,不能从根本上治疗。且经常理疗易对皮肤产生烫伤,甚至导致癌变。

  5、手术法

  手术法的原理主要是减轻压迫,消除刺激、增进稳定,防止进行性损害。但手术并发症与禁忌症较多,危险高,痛苦大,全身或局部的情况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如年龄偏大、身体欠佳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或糖尿病,或者有麻醉禁忌症的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五、鹤翔庄养生法对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椎间盘退性病变和一些不正确的姿势引起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有主骨生髓的功能,肾气充足则筋骨强健,骨骼、牙齿、颈椎病、脊椎病、骨质增生等症状会迅速愈复。混元养生法一步功鹤翔庄养生法特别注重对肾脏元气的锻炼,也就是对命门的锻炼,如贯气丹田、两外劳宫紧靠两肾俞穴、松腰转胯提翅点水展翅点水左右调整等。肾气充足骨骼强健,椎间盘就不会发生退性病变而引起增生,就不会产生颈椎病。

  鹤翔庄养生法调身就是通过调整姿势,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中医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气血淤滞导致疾病产生。每节动功收功时双回气,贯气入丹田等就是借宇宙之气补充人体真气。真气充盈,涤荡五脏六腑,输布气血,循行往返,疏通经络,充养组织器官。对气血亏虚而颈部反复疲劳导致气滞血淤的颈椎病就逐渐治愈。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全身真气充盈,经络畅通,风寒湿邪也不能入侵。

  鹤翔庄养生法五节动功每节都有对颈椎的锻炼,如第一节中柔力收推,以颈椎为轴松动双肩,上拔颈椎;第二节、第四节中通臂;第三节中引颈摆头;第五节中左右调整。这些动作对颈椎病效果非常好,对症治疗,强化锻炼,长期坚持就能治疗颈椎病。

  总之,目前医学上对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没有好办法,几种治疗方法都存在很大缺陷,而且效果很不理想,不注意还会出问题。坚持练鹤翔庄养生法五节动功并对上面几个动作对症强化锻炼就可治愈和预防颈椎病。